這個簡陋得讓精英們不屑一顧的Hao123.com卻是全球流量最大的中文網站之一。
在百度諸多的頻道中,有一個很特別,它不叫百度,而叫另外一個名字。它的故事絕對是當今中國互聯網故事的一個傳奇。
興寧,是廣東梅州地區的一個縣級市。2004年夏末的一天,百度深圳分公司的劉計平坐的火車到達興寧時,已是凌晨三點,街道上燈火黯淡。他找了個酒店住下,天亮后,他要見一個叫李興平的年輕人。
李興平,并不住在縣城里,他的家在城鄉結合部,像同村的農家一樣,住的是自家蓋的那種兩層半的矮小樓房。這個只有24歲左右的年輕人,僅僅上完了初中,但他的Hao123.com網址之家,在全球權威的Alexa網絡監測中,卻是全球流量極大的中文網站之一。許多網吧的開機首頁就Hao123.com。然而這個網站簡陋得讓IT精英們對它不屑一顧,它的頁面只是堆滿了網址鏈接,這個模式是Yahoo玩剩下的———為上網的網民導航:把據認為做得最好的網站,按新聞、游戲、交友、旅游等不同類別放置,讓你不用鍵盤輸入就能去你想去的網站,只用點一下鼠標。
精英們的眼界太高了,他們忽略了一點,隨著上網方便性增強,中國新增的網民已不是幾年前那樣以精英階層為主了,用戶層次和應用水平參差不齊;ヂ摼W上潮水一樣翻騰的信息,讓很多人感到不知從何下手。一位知名的科幻小說家曾經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從網上尋找信息就像是一個饑渴的人想把頭伸進尼亞加拉大瀑布去止渴一樣。一個對網絡不熟悉的網民,最需要的就是Hao123.com這樣的導航網站。
Hao123.com的成功,在于天時。它的模式盡管很容易復制,但它的知名度與口碑卻無法克隆。它是百度的搜索聯盟成員之一,百度為Hao123.com提供服務器和寬帶支持,Hao123.com為百度宣傳。包括百度在內,許多知名的網站都為Hao123.com帶來的流量付費,在經營利好時期,據媒體報道,這個簡陋的網站月收入100萬以上。而這個網站只是由一個不過初中文化的在管理。
劉計平此次來找李興平,是要傳達百度的一個意愿:收購Hao123.com。李彥宏認為,互聯網用戶可分為兩極: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導航站的使用者。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增加,導航站的使用率、用戶數還會增長,其中有一部分會轉變到使用搜索引擎。收購Hao123.com,就是要把這兩塊最大的互聯網人群都攬入自己的懷中。百度圍繞著搜索衍生了一些新的頻道,在高端的中文網頁檢索領域穩居老大的位置,如果收購了Hao123.com,也將在以網站瀏覽為主要習慣的網民群體中獲得絕對優勢。
事實上,在百度接觸Hao123之前,已有數家網絡公司想將其收入帳中。其中,也包括百度的競爭對手。
第二天早晨,劉計平在酒店等李興平來喝早茶。他在猜測這是怎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徐勇交給他的任務很簡單。那時,公司向李興平表達過收購Hao123.com的建議,但他一直沒有同意。劉計平的任務,就是來接觸一下,看能否有說動李興平的余地。與劉計平的想像完全不同,這個網絡上的風云人物,只上完初中就去打工了,曾經在電腦城為人家裝機器。劉計平發現,李興平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
喝著早茶,劉計平直奔最核心的問題———Hao123.com的發展勢頭不錯,但你一個人操作公司,會面臨諸多的困難。劉計平做過公司,談了很多做生意的辛酸和體會。內向的李興平深有同感,他不善于去處理那些他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稅務、工商,或是網站的線下宣傳推廣。隨著網站的影響越來越大,風吹草動、是是非非都讓他覺得頭疼。他,還是像一個骨灰級的網蟲,更適合線上的生活,從內心里特別厭惡處理經營活動的事務。
聊到這里,劉計平忽然有了說服李興平的信心。百度出手收購是真心希望把Hao123.com發展壯大。而小作坊式的運作,將會限制Hao123.com的發展。他做了一個比喻:Hao123.com是一艘滿載著金子的小船,你一個人慢慢地劃,風和日麗當然好,但遇到惡劣的天氣,一個浪打過來,檣傾楫摧,很可能就什么都沒了。李興平被說動了,劉計平也報了一個大概的收購價格,李興平沒有反對,只說要找父母商量一下。
下午,李興平再次來到酒店,他還了一個價,比劉計平當時開的那個價稍微高一點,也處于百度能夠接受的范圍。一切看似順理成章,卻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劉計平按照生意的慣例,談到處理納稅的問題,李興平立即表現得很激烈。一則,納稅的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目,二則,的確是因為他根本不愿處理這種事情,在以往所有的生意往來中,無論多大的網站,只要合作,Hao123.com只接受稅后款。他從不扯上這種麻煩。這個技術性的小問題,讓李興平感到很頭疼,一時間,表示不想賣網站了。
劉計平立刻和李彥宏通了電話,決定由百度解決納稅這些瑣事。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百度為收購Hao123.com花費了5000萬人民幣,外加部分百度股權,雙方交易價格屬于中國內地涉及金額較大的網站收購案。
hao123收購相關資訊